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三百四十四章 送上门的拍摄基地

【1980年,不愧是八十年代的头一年,打年头开始聊得就不一样了。

1月、中国的科学工作者,首次登上了南极大陆,咱们国家对于南极的考察与开发,就此开始。

2月、第十三届冬奥会在美举行,刚在国际奥委会恢复合法席位的中国健儿们,踏上了征途。

3月、我国向米国购买的波音747,全部搁在了京沪航线。

等我下次再去燕京时,高低得上去坐一回,也好瞧瞧这个年代的波音都长什么样。】

除此之外,米国驻在浦江的总领事馆、与人保设于浦江的分公司,先后挂了牌。

中国人保也于今年一月份开始,恢复了正式营业。

同样也是在三月,浦江益民食品四厂,以补偿贸易的方式,引进了国内第一条方便面生产线。

浦江工商局也于三月初,将001号个体营业执照,颁发给了年仅26岁的陈贵根同志。

一篇名为《沪上首位个体户》的新闻一经《文汇报》刊登,陈贵根的那间20多平方的小饭馆,立刻成了浦江市民们的打卡新地。

开业首月的营业额,就达到了非常可观的3000元。

不过,就在经济活动如雨后春笋的时候,部分文艺青年们却赋闲在家……创作出了代表一个时代新篇章:

——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,而我却用他来寻找光明。

——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,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。

……

1980年初,一种名叫朦胧诗的文学流派,应世而生。

顾城、北岛……创作于早些年的诗歌,在这几个月陆续被发表。

刚露面,就成了当今知识青年们,常挂在嘴边的日常用语。

不过,这些令知识青年热泪盈眶的诗句,在某些领导的眼里却不好使。

1979年,比首钢更早改革的重钢,在调整了产能后,两个月就把仓库堆了个满满当当。

资源储备部门配给重钢的收购指标用完后,王厂长一咬牙对外宣布:开门出货。

没两月的功夫,积压在仓库的钢材全部销售一空。

1980年初,刚开心没几个月的重钢,收到了有关部门的整改通知书。

吓着厂长王宇光一身冷汗,连连庆幸:幸亏我们是试点单位,否则我就要倒大霉了。

但,就在国企小步前进的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