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26章 神秘的村庄

走走停停,几天后张亮李琴终于翻过天山山脉来到南疆,假期的时间越来越短,他们格外珍惜这剩下的旅途,总是设法找一些好玩有趣的地方去旅游。

这一日,通过别人推荐,他们来到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村落。

不大的村子坐落于山麓地带,房屋散落在小台地上,五花八门的建筑风格,有似蒙古包的圆形木屋,有土坯垒的平顶房,也有四面透风的简易木屋。

一部分村民以打渔为生,也有人家放牧牛羊,生活极其简朴,还停留在在依靠烧柴火做饭的落后状态。

有年龄大的村民告诉他们,村庄每过十几年就需搬迁一次,因此房屋建筑比较简陋,不用那么坚固。

沙漠地区降水少,人们只能生活在河流附近的绿洲上,几十年前,村子还在下游几十里处平的地上,那时河流水源充足,全村人以打渔为生。村子里的人,一生中很少生病,百岁长寿老人就有好几位。

曾有专家来这儿考察,研究人们长寿的原因,最后的结论是:这儿的位置偏僻,远离污染,人们的食物以鱼为主,富含维生素的罗布茶麻是他们的主要饮品,加上规律的劳作习惯,乐观豁达的心态,才使得他们长寿。

可是如今受全球变暖的影响,降水更少,下游河流逐渐干涸,村民们不得不往河流的上游迁徙,大约一二十年就得迁徙一次,随水量的减少,鱼类也在减少,有些人被迫开始放牧,他们的生活方式也开始发生变化。除了打渔,村民们还学会了打猎、放牧,饮食上也开始吃烤馕和牛羊肉。短短几十年中,人们的生产对象以及饮食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可是他们依然健康长寿,看来专家的解释也不太合理。

到底是什么原因,让当地人普遍长寿呢?张亮很好奇。

来当地的客人很少,他们对每一位来客都非常热情,人们邀请张亮李琴到家里做客,用特色美食烤馕与烤羊肉招待他们。

为了生存,聪明勤劳的当地人,不断适应环境变化,刚开始他们也不知怎样做烤馕,更不知怎么烤生羊肉。于是就地取材,用干枯的胡杨木作为火柴,把沙子烧得滚烫,将和好的面饼埋在灼热的黄沙中,烤上一会取出来,就成了别有风味的烤馕。烤羊肉也是如法炮制:将羊肉埋在热沙当中,形成独特的烤羊肉方法。

李琴兴致勃勃的跟着主人学习烧烤技艺,无聊的张亮决定在村子周围逛逛。

在有些村民的外墙上,张亮竟然发现一些海鱼化石被作为装饰品垒在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