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69章 蜀王后人要造反

司马错张仪攻占巴蜀之后,秦惠文王降蜀王为蜀侯。其后三十年内三任蜀候通国、煇、绾先后叛乱。蜀侯绾叛乱平定之后,秦昭王大怒,罢黜蜀侯,置蜀郡。此时距离秦灭巴蜀已过三十余年,已经过了一代人,新一代蜀人对蜀国逐渐淡忘;秦法酷烈,百姓震恐,不再有大规模反叛,原蜀王蜀侯之杜氏逐渐隐遁。又过了四十余年,蜀人知杜氏者已是寥寥,此时杜氏却又开始活动起来。(有许多史书记载三任蜀侯皆是秦国公子,实际上这是不对的。秦国军功爵制十分严格,秦国公室之中功劳最大的樗里疾也不过是封君,不可能有三个可以封侯的人,在任何史书上都没有三任蜀侯的任何军功的记载,显然这三人都不可能是因功封侯的秦国公室子弟。秦国以一年时间平定巴蜀,必然十分混乱,利用原蜀王一系稳定民心合情合理。)

蜀侯通国叛乱,乃是籍着秦灭巴蜀不久,立足未稳,又有秦楚丹阳大战,惠文王新丧,秦武王立足未稳,度秦国无法西顾之机。蜀侯通国以民心军心可用而起,可惜秦惠文王一直留着镇压蜀地叛乱的军队,一战而平叛。

蜀侯煇之时,秦昭襄王新立,国中混乱,关东诸国纷纷西向伐秦。蜀地之民对秦法残暴极为不满;是以蜀侯煇得内外之助复叛,又被司马错平定。

蜀侯绾之时,蜀中水灾,饥民饿死无数而官无赈济,蜀侯绾趁势反叛;只是此时原蜀国的旧人已没剩下几个,蜀侯叛乱被轻易镇压,自此之后秦昭襄王废蜀侯置蜀郡。

秦国置蜀郡之后,因时有水患,而秦之征发无度,郡中时有反叛。秦昭襄王三十九年,秦王任用李冰(李冰死后被蜀民封神为川主,至今四川无数地方都有以川主庙为地名的村镇,可惜破四旧之时基本都被破坏了,只留下地名,少有寺庙。)为蜀郡守,李冰在成都以西沫水(大渡河)上游修筑“湔堋”(都江堰)分沫江水灌溉成都平原万顷良田,自此蜀郡再无水患,而良田皆得灌溉,方称为天府之国;李冰修筑湔堋至今二十余年来民心安定。

秦王政继位之后,吕不韦主政,与秦国本土派系斗争激烈,只得连年对关东用兵,想要以军功震慑内外。连年以来在巴蜀之地征发无度,尤以今年关中大饥,连番征调蜀郡之粮入关中。巴蜀之丁壮连年奔走巴蜀咸阳之间,田地荒芜,多有饥馑而死者,一时民心大乱。

蜀侯绾之孙杜路与众商议趁此纷乱之机联络州郡豪杰起事,复夺蜀郡。

杜路年四十余,身高八尺余,极为雄壮。蜀侯绾反叛被夷族之时杜路尚在襁褓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为您推荐